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黄清峰:坚持为人民而改革的价值取向

长江时评 > 求知

2024-08-26 10:06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作者:黄清峰 (中共武汉市委党校)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强调“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这些重要论断,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彰显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

  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改革的重要任务。增进人民福祉既是改革的逻辑起点,也始终贯穿改革的全过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群众最期盼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解决了一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充分展示出改革方案的含金量,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一方面,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另一方面,站在人民立场系统把握群众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注重从老百姓所想所盼所虑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民生改善的实际效能。

  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改革开放是一场人民广泛参与的深刻变革,正是在一次次广聚民智、问计于民中,改革才找到破题之策、获得前进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领域和环节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实践。”在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真正使改革开放事业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夯实改革的群众基础。具体来说,既要不断汇集民意民智,及时总结推广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注入强劲动力;还要健全听取民意、吸纳民智的工作机制,抓住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加以解决。

  始终坚持人民满意标尺。以什么来作为衡量改革成败得失的标尺,实质上是一个改革对谁负责、让谁满意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这就必然要求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必须要由人民群众来评判和检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把改革的最终成效都体现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始终坚持人民满意标尺,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标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把改革举措放到实践中去检验,让基层来评判,让群众来打分,看改革是否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是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获得感。”要探索开展改革成果评估,建立科学的评价反馈机制,特别是对于重大改革尤其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改革决策,要建立科学的改革跟踪落实机制和评价反馈机制,既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又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编辑:余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