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王文浩 徐梦瑶:马克思视角的“新质生产力”

长江时评 > 求知

2024-04-01 09:44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作者:王文浩 徐梦瑶 (作者分别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新质生产力”是近来讨论非常多的概念,在马克思那里,其实也有过相关论述。

  马克思认为,劳动三要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构成了生产力。劳动者是具有一定劳动技能和经验的人,劳动资料是劳动者作用于劳动对象所依托的物或物的系统,劳动对象则是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将劳动施加其上的物体。“人”即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要素。一方面,人本身具有内在的“自然力”,包括人的体力和智力。人可以通过劳动将自身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从而改变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创造出新的劳动工具,并赋予劳动对象以新的面貌。另一方面,人在彰显自身本质力量的同时,也在提升自身的创造能力,不断改变人自身,并调整人利用劳动资料的方式。

  从生产力的角度来看,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成果不断融入到生产力诸基本要素之中,调整生产力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体系布局,便逐渐成为促进生产力革新升级的主动力。

  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由此可见,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产物,是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革命性提升。作为生产力基本构成要素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必然会被赋予新的内涵。“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调动各类人才,尤其是广大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已然成为推动生产力迭代升级、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运动的一大主题。以新质生产力中“人”的要素为例,对人的要求不断变化,就应当深化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新质生产力。比如说,要推动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引导科技人才坚持问题导向、战略导向,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维护面临的重大课题开展研究,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前沿进行学术攻关,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再比如,要遵循科研规律,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全球人才招聘制度,拓展留学人员回国工作与国外人才引进的多重模式,引进并培养发展新质生产力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争取实现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与科技人才集聚的良性互动。

  编辑:余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