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学斌 江珂[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史教研室、北京市首都绿色文化碑林办公室]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进一步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特质进行了阐释,特别是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根的强调,凸显了本土资源和文明根基之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价值。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毋庸置疑,现代化既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普遍意义,因为它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皆需要走过的历程,同时不同国家因各自特殊的时代环境与国情,便必然使得具体的现代化历程具有特殊性。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所谓经典现代化理论试图从西方社会的一般形象中获得“现代性”的属性,然后又把这些属性的获得设想为现代化的标准,本质上是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价值观、制度模式和现代化道路普遍化的过程。这显然隐含着西方世界的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霸权,其所炮制的现代化神话抑或迷思,会导致追摹者纷纷脱离本国实际,到头来落得深陷贫困与动荡之中。
中华文化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正因于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等还存在需要协调适应的地方”。我们在大力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要解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协调适应的问题。这既是我们的实际,我们要从农耕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型,同时也是我们的特色,我们要在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并联式叠加发展时守住和守好我们文明的“本”和“源”、“根”与“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是其中不可或缺之一项。不遵从本国实际的现代化模式自不能行稳致远,丢失了本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无疑是南辕北辙。
一个文明不仅得以区别于其他文明,而且能够内生出共同的文化身份,使认同它的人们无论身处何地、换在何时都能以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实现相互认同,区别其他文明与人。因享有共同的价值观与行为模式,一个文明得以提供强大的凝聚力。正是诸如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核心观念,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这些核心观念保证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多年不曾断裂、屡经冲击嬗变不脱底色、固本培元且又与时俱进、开放包容乐与他者交流。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根基所在。
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方案的形成与丰富,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采撷与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其本质要求之一即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犹如鸟之双翼,不可或缺。中华文明历来倡导把人的精神生活纳入人生和社会理想之中,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式现代化,一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齐飞的发展过程。
中国式现代化是融旧于新、汇古于今的,亦是持续演进、不断深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不仅应用于具体的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问题,而且适用于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化问题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议题,逐渐升格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路径。“两创”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论,具备典范意义,这使我们在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历程中,能够有效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贵营养,并须不断激活传统文化的活力,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式现代化大潮涌动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之本色愈发鲜明,“优秀”之成色愈发提升,“传统”之景色愈发彰显,“文化”之底色愈发厚重。
【编辑:余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