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劳动课关键在“劳动” | 长江评论

长江时评 > 你言我语

2022-05-07 11:08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评论员 鲁珊

  近日,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今年秋季开学起,劳动将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完全独立出来,正式成为中小学一门独立课程。

  这一消息很快成为热搜话题。有人感叹,几十年前中小学生熟悉的劳动课又回来了;也有人问,劳动课怎么上,上什么?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对上好劳动课的期待。我们希望通过劳动课让孩子学到的,不只是简单地学会煮饭、洗衣、打扫卫生。

  劳动创造了人。无论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还是个人成长过程中,劳动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些年来,青少年中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不在少数,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也不少,学生更多在“纸面上、屏幕里”完成“成长”。劳动单列出来开课,强化劳动教育,就是对这类现象的纠偏,具有现实针对性。

来源:视觉中国

  劳动促成价值观养成,使孩子能够明辨是非,这在思想观念多元的时代具有特殊重要性。通过劳动,让孩子自觉抵制“不劳而获”“坐享其成”“投机取巧”等错误观念的影响,自小形成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尊崇劳动的正确价值观。这样,今天的中小学生,未来就会是国家建设者、劳动人民一员,是为美好生活而辛勤劳动的力量。

  今天的劳动,与过去有一脉相承的地方,也有大为不同之处。人工智能正在大量替代人工劳动,新的劳动形态大量涌现,脑力劳动的比重不断增加。在这样的时代发展背景下,劳动教育可以丰富孩子对劳动内涵和变化的认识,更好理解劳动之于一切的创造性。

  劳动具有社会性。技术进步的当下,很多社会连接几乎可以足不出户实现,“宅家”生活以及社会交往的虚拟化等现象凸显。劳动是真实劳动,是社会性劳动、为他的劳动。孩子在劳动实践中认识社会、感知社会,有利于破除个人原子化、极端个人主义等现代性弊病。

  对孩子来说,劳动可以是做家务,体会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可以是田野劳动,去获得劳动的喜悦;也可以是志愿等社会性劳动。劳动不只是体力活动,树立劳动观念,掌握劳动技能,形成健全人格和价值理念,这是劳动更重要的育人功能,也是劳动成为独立课程的意义所在。

  劳动课的关键在“劳动”。劳动的实践决定认识,而不是相反。在课堂上讲一千遍“劳动重要”,不如让孩子到劳动中去接受锻炼,在动手劳动、出力流汗中获得教益、全面发展。

  【编辑: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