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中国坚持不懈工业化的硕果

长江时评 > 焦点

2021-03-03 10:54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作者:长江网评论员 周劼

  日前,工信部发布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达到31.31万亿元,制造业“十三五”时期对世界制造业贡献的比重接近30%,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

  这不仅是中国经济实力的体现,中国制造业最为完整的类别、最为齐全的配套产业链,与世界产业分工体系深度的融合,助力2020年的中国迅速走出疫情的阴霾,展现了强大的韧性和抗压力;而且还是世界经济脱困的火车头,中国制造业的良好表现正在带动世界其他国家制造业复苏发展。

  延展一下,这个“第一”的分量看得更清楚。

  从版图权重看,在当前的全球制造业版图中,已形成三大区域中心:中国、北美和欧盟,以及四大代表性国家:中国、美国、德国和日本。2010年中国工业增加值超过美国,2013年超过北美全区,2014年超过欧盟27国,之后一路遥遥领先至今。199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2.7%,居第9位;2000年占比上升到6.0%,居第4位;2007年占比达到13.2%,居第2位;2010年占比提高到19.8%,居全球第1位;2020年占比接近30%;10年一个台阶,30年增长10倍。

  从规模看,在2017年间,排名第一的中国制造业规模是排名第二、三、四名美国、日本、德国之和。3年后的今天,差距拉开得更大,今年也许还可以加上一个英国或意大利。

  从门类看,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世界500余种主要工业品中,中国有220余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

  这些“第一”的确值得骄傲,它是中国11年来经济发展不懈努力保持的纪录,更是中国工业化70余年来念兹在兹、艰苦奋斗结出的硕果。

  工业是中国现代化的基石

  中国近代以来的现代化历程有一个很具特色之处,便是现代化与工业化高度重叠。近代以来的仁人志士都将工业化作为中国社会转型的基石,这既是“落后就要挨打”现实面前的被动反应,也是应对世界文明格局变化、中国文化复兴和民族自强的主动选择,而新中国则将这一数代有识之士一以贯之的观念和疾呼付诸实施:从“一五”时期的156项重点工程,划出农业国迈向工业国的起点,到“三线”建设改善工业布局,对中西部发展影响深远,到改革开放生产能力快速发展,到融入全球价值产业链;从经济体量和产品生产量的规模巨大,到技术基础的飞速发展,到产业结构的合理优化,到产业链的健全完善……无不助推着中国工业的腾飞,也实现了工业化与现代化的相互促进。

  今天的制造业第一,便是这种久远呼唤的回响,这也是学者金灿荣将中国工业化论断为“当今世界最伟大最重要的现实”的原因。

  此前一段时间,我们也听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觉得中国过度工业化了,要避重(工业)就轻(服务业),要去工业化,要经济服务化。也许中国制造业11年的连续第一,恰恰能回答这个质疑。“去工业化 ”(De-industrialization)原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对德国、日本等战败国的工业力量进行限制、削弱其经济基础的一项措施。20世纪70年代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也开始“去工业化”,工业部门增加值和就业比重持续下降,经济服务化进程加快,直至今天,造就了美欧很多经济学家所感叹的经济“空心化”局面。

  世界制造业格局的升降,正打了“去工业化”的脸:在中国工业化的任务远未真正完成、中国工业创新和竞争力还远不足、先进制造业对地区经济增长还起着主要支撑作用的今天,奢谈“去工业化”,不是痴人说梦么?

  今天的中国各项事业包括现代化和工业化都在突飞猛进,这更激励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奋斗,保持韧劲和定力,不为各种潮流所动摇。

  我们看到,今天的中国这艘巨轮稳稳地驶过历史的惊涛骇浪,飞速地驶过现实辽阔的海洋,它最持久强劲的动力,来源于坚定的工业化。制造业多年的第一,就是那轰鸣的劈波斩浪的发动机。

  ​【编辑:叶军 朱曦东】